回顾2014年全国各地的多家大牌培训机构却纷纷关门过冬或者缩减规模。教育行业全线下滑。英特国际、戴尔、朗训等英语培训机构倒闭、老板卷款而逃的情况频频发生。JP公司也已经处于衰退期,人均效率下降,公司利润下滑,一系列问题已经导致大幅亏损。公司面临如下问题:
1、老板相对缺位,公司运营存在无“马”拉车情况。公司董事长L总由于身体原因长时间不到公司上班,存在缺位现象。虽然老板一直比较关注公司运营情况,负责整体方向性的决策把控,每个月开一次高管会共同探讨经营问题,但是在公司日常运营中,由于老板缺位,此时存在员工“找不到领导”的现象。
2、高管入股校区方式不科学。当时公司下有7个校区涉及到总部高管以及大校长、校长入股现象。而高管入股校区的人选一般是L总决定。在入股校区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当前股东太多、太分散。另外入股协议没有签署,只是凭借与老板的信任出资入股,关于入股的详细退出机制没有落实。股东之间的分配不合理,大多数股东没有参与利润分配(由于亏损校区较多),另外利润的分配和股东的能力贡献不相关,因此势必造成公司内部矛盾,影响公司运营的效率,导致结果大锅饭现象严重,出工不出力。
3、总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费用巨大。当前公司架构设置分为总部、片区、校区,架构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直接导致总部存在帕金森综合症现象。由于总部机构部门较多,各个部门的经理人就会通过扩部门、加人员,使自己工作轻松。这样管理层级变多,例如各部门一般都包含督导(总监)、经理、助理等,这样从上至下层级变得复杂。一些岗位可以完全下放到校区,一些部门可以合并。部门之间沟通成本高,效率低下。各部门之间沟通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总部职能部门与一线运营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例如总部要往下推行活动比较困难,校区执行力较差等现象。
4、公司外地扩张带来异地管理的难题。公司在成都市场以及昆明市场建有5所分校,属于典型的异地管理,看不见的管理,导致近三年异地校区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一方面老板在安徽本地已属于缺位状态,精力很难兼顾外区域的分校,另一方面,外校在市场陌生,又没有品牌的强有力的支撑。造成市场推进速度缓慢,客户接受度较差。外校经营面临较大挑战。